[2023-10-14]
守护 “一老一小” 稳稳的幸福
守护 “一老一小” 稳稳的幸福
文/蒋虹
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物业服务企业是最贴近居民的服务性组织之一,聚焦业户需求,响应政策号召,物业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关爱一老、守护一小”的服务需求,在提升业主幸福居住体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助力养老到“享老”
“社区+物业+养老”是目前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实现物业服务企业更贴近老人的“床边、身边、周边”,更及时有效地服务到老人。
01、七点半暖心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小区“管家”,在不同程度上熟悉、了解并掌握业主家庭的需求, 针对家有空巢、独居老人的业主,每天查看老人是否按时拉开拉起窗帘,监测长者身体状态。每周对“七点半服务”对象上门沟通一次,充当子女角色,帮助老人开阔身心,如出现问题,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其子女。
02、助老管家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协调社区内各类资源、链接医护支持及人员管理开展助老服务,对在管项目内长者定期开展入户体检,现场协助体检,帮助老人整理药箱,充当“子女”的心理支持;周期性开展水电气安全检查、上门读报、聊天唠家常、家政清洁,手把手教长者使用微信、线上买菜、使用医院小程序等,积极帮助老人融入新时代生活,以陪伴式服务的行动给予支持。
03、养老顾问服务
进一步规范物业行业养老护理职业行为,着力构建现代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养老顾问”熟悉掌握养老政策,为有需求的长者精准匹配相应的服务资源,确保每位长者能享受到舒心、细致、专业的优质服务。同时,结合社区街道力量,对物业员工进行应急救护、心理疏导、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04、多元为老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与街道社区秉承“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理念,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设立各类兴趣社团,组织相关活动,每月定期开展各类兴趣课程,让有活力有梦想的老人感受年轻人的世界。同时也开展手机教学课程、防诈骗宣传、健康医养科普等微课堂,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其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05、科技助老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开展实践,把智慧科技与传统健康养老不断融合,传统养老逐渐注入信息技术,升级线上智慧服务,关键时刻为老年人提供应急救助服务和日常健康检测服务等医养服务。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连接组建医养融合信息化综合平台。
赋能加码“小业主”服务
国家政策是孩子们的“保护网”,《未成年保护法》是孩子们的“安全伞”,在国家政府领导下,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强化保障措施、拓展服务内容,全力打造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
未成年人作为社区最重要的人群之一,物业服务企业以未成年人视角出发,了解社区内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生活需求,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展开针对性的服务。
01、安全指南 守护加固
寒暑假来临之际,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也会自发组织开展寒暑假安全指南培训,针对容易发生意外的触电、溺水、火灾、安全乘梯安全等方面进行视频、现场演示,给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孩子们自救自护的能力。
02、“ 护学岗”队伍
建立“物业、街道、学校、家长志愿者”四位一体护学模式,打造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护学机制,为学生安全有序地上学、放学保驾护航。
03、缤纷活动 童心同行
丰富儿童文化生活,定期开展多维度多类型的缤纷活动,比如手工DIY、开学有礼、夏令营、亲子活动、趣味竞赛等活动,营造充满童趣的幸福家园。
04、四点半学堂
针对双职工家庭,照看孩子的时间较少,孩子上下学接送也是难题,物业服务企业组织专业物管、高学历团队,为业主们提供孩子接送及课后托管服务,及时解决孩子看管与教育难题。
延伸服务边界
物业服务企业应充分整合社区现有配套服务体系和养老资源,积极协调相关周边服务商,延伸服务范围,积极开展配合相关社区养老、托育服务。
01、时间银行 长者互助
探索社区长者互助形式,结合“时间银行”,成立相关养老服务志愿队伍,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接送、助餐、代办等非专业性、非家政且风险可控的养老服务,通过自己的特长服务其他有需求的老人。志愿者可以将服务时长存入“时间银行”的个人账户内,未来志愿者可以将服务时长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自己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02、社区+物业+托育
发展社区托育,共建社区,提供基础的半日托、全日托的托育服务,安全稳定的社区托育品牌,为儿童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服务;物业服务成为社区与居民们的超链接,关注儿童需求,倾听儿童声音,提升业主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让服务的颗粒更加细腻,让服务的目标更加聚焦 ,同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守护“一老一小”是物业新的工作要求 ,也是物业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