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新能源车地库自燃之物业启示录
新能源车地库自燃之物业启示录
文/韩宏雷
8月19日,广东惠州市惠城区TCL香榭园小区地下停车场失火,3辆轿车和多辆电动自行车被烧毁,所幸无人员伤亡。经调查,起火原因为一辆二手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引起。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车自然火灾事故频发,这些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新能源车自燃的火灾事故,而这些事故50%以上都发生在充电或静置状态下。这不仅给车主造成财产损失,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地下车库相对密闭,通风条件较差,一旦发生新能源车充电自燃事故,火势便会迅速蔓延,同时可能会吞噬着周围的燃油及其他车辆。
此外,地下车库因其结构特征造成救援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难以迅速进入现场,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及,小区地下车库逐渐成为充电桩安装的主要场所,这给物业服务企业带来了新的安全管理挑战。
作为物业,应采取以下预防和管理措施,以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
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新能源车充电桩安装和使用管理规定,明确车主在安装和使用充电桩时应遵守的安全规范。
2、加强审批与监管:
对所有安装充电桩的申请进行严格审批,确保安装过程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同时,积极配合及监督厂家定期对充电桩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运行。
3、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性地制定车库新能源车自然的火灾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4、安装消防设施:
在地下车库配备充足的消防设施,包括水基型灭火器、喷淋系统、消防栓、火灾报警器等,并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加强通风措施:
改善地下车库的通风系统,确保有害气体和热量能够及时排出,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6、设置专用充电区域:
尽可能在地下车库划分出专门的充电区域,与燃油车辆停放区域隔离,以此来减少充电自燃事故可能对其他车辆的影响。
7、安全培训与宣传:
通过宣传栏、业主群等方式,普及充电桩使用注意事项。
定期对业主进行新能源车充电安全知识培训,增强车主的安全意识。
8、监控与报警系统:
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充电区域进行24小时监控,并配备自动报警系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9、增加巡查频次:
增加物业工作人员对新能源车充电区域巡查频次,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和处置。
10、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
与消防、安监等有关职能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物业管理措施与时俱进。
通过以上预防和管理措施,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新能源车充电自燃事故的风险和危害,保障小区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小贴士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规程》对充电设施的安装提出了非常细致的要求,其中包括消防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首要一条是:
配建充电基础设施的汽车库、停车场,其消防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等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
1、避免在高温暴晒后立即充电。
2、雷雨天要避免露天充电。
3、充电时要避免加重电荷负载。
4、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桩进行充电,避免在车内放置易燃易爆物。
5、不要在充电插座塑料口盖打开的状态下关闭充电口盖板。
6、不要用力拉或扭转充电电缆。
7、不要使充电设备承受撞击。
8、不要把充电设备放在靠近加热器或其他热源的地方。
9、充电时,不建议人员停留在车上。
10、充电时,建议将车辆停放在通风处。
11、停止充电时应先断开交流充电连接装置的车辆插头,再断开电源端供电插头。
新能源汽车起火应该怎么做
1、快速撤离事故现场。新能源汽车使用时,若发现出现大量白汽,要尽快撤离,确保安全。
2、保持距离。扑救新能源汽车火灾时,应保持距离,谨防触电。
3、谨防中毒。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后,会产生大量氰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气体,谨防中毒。
4、发生火灾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